当前位置:首页
> 离退休工作 > 夕阳风采
老校区系列记忆之二:老校址数百年的办学办校史
发布日期:2020-06-10 来源:老干部处浏览次数:

编者按:建邺路168号,是我们曾经的校园。一代又一代党校人在此工作、生活、成长乃至离休、退休,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现将我校原副校长朱成荣同志的文章收录于此,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段历史,坚守初心使命,共话高质量发展未来。


2011年9月,我校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江苏省行政学院)从建邺路168号原址搬离,进入水佐岗49号办学办公。老校址成为了省社科联、省妇联、《群众》杂志社和省地方志办等部门和单位的办公地点。自此,这个始于明,贯穿清,经历民国,直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数百年来一直与教育相关的建邺路168号,从此结束了它的办校办学的历史。

明初清末的“上江考棚”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一级为童试,取“生员(秀才)”;二级为乡试, 取“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三级为会试,取“贡士(第一名为会元)”;四级为殿试(廷试),取“进士(分为一、二、三甲,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探花,第三名为榜眼)”。清朝沿袭了明朝的科考制度。

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开科取士,当时规定,每三年,在各省举行一次乡试,也称“大比”,各县、州、府的生员(秀才、廪生)们云集省城贡院应试,以求“中举”。而在参加乡试之前,还得进行“预考”,只有预考合格者才能进入乡试。每当乡试(大比)之年,省内各地考生都早早来到南京,复习准备预考。于是,在南京就出现了许多考生居住区,建设了相应的“考棚”。所谓“考棚”,就是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预试考场和考生居住的房舍群。清朝时设江南省,辖安徽和江苏,而安徽与江苏的考生即秀才们是分在两个考棚(考场)进行“预考”的。因安徽在南京之西,居长江上游,习称上江;江苏处长江下游,故称下江。这样,与江南贡院相配套,南京就设有了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上江考棚是安徽考生居住和预考的场所,下江考棚则是江苏考生居住和预考的场所。

最早的上江考棚就坐落于朝天宫以东我校老校址王府巷(原先叫皇甫巷)一带。其范围大致东至头道高井(今丰富路南段),南至红纸廊(今建邺路),西至皇甫巷(王府巷,即今王府大街南段),北到小王府巷两侧。据南京市文物局老领导韩品峥先生考证,从清初到清同治四年(1865年),南京上江考棚就位于朝天宫之皇甫巷。这里还曾是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的行馆。1842年,英国侵略者侵犯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此前,英军头目璞鼎查就曾与耆英等人在上江考棚会谈,逼迫耆英等承认《条约》的主要内容。故上江考棚成为《南京条约》的议约地之一(韩品峥:《<南京条约>议约处之一——上江考棚今何在》,《南京史志》1997年第1期)。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后,翼王石达开曾在上江考棚建造王府。再后来,太平天国发生内讧,石达开家小被杀,上江考棚上的建筑也因此被毁。清军占领南京后,上江考棚异地重建(起先建于门东地区三条营,后又迁建于中正街)。1982年,南京市开展文物普查期间,在建邺区原王府巷14号东首墙下发现一块“上江考棚”界碑;1984年夏天,又在我校(江苏省委党校)基建工地上发现另一块“上江考棚”界碑(两块界碑均由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保管)。这些史实至少说明两点:一是,上江考棚是与江南贡院及我国科举制度相联系的实施古代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上江考棚最早是在我校原址之上,或者说,它是我校原址数百年教育发展延续的渊源。

此外,光绪三十四年(1908),两江总督端方还曾在红纸廊(今建邺路)建两江法政学堂。

民国时期红纸廊的大专院校

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华民国,各地兴起举办现代大中专国民教育热潮。我校原址在民国前后的地名为“红纸廊”。“廊”,旧指商业街。明代这里是经营纸张的集市,街两旁建廊以遮阳避雨。红纸廊位于今建邺路中端,东起丰富路口,西至王府大街口,几近上江考棚范围。清代这里设立了云锦的织造机构。据记载,同治年间,江南织造署所属的司库署、笔贴式署和库使署便集中在红纸廊。如上所说,明清至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前,这里为上江考棚所在地,即安徽诸生来江南贡院参加科考前的住宿和预考所在地。因考生众多,在上江考棚前催生文房四宝商号聚集成市,而且几乎各家商号都备有红纸以供诸生考中后报喜讯或庆祝所用,故名红纸廊。

民国时期,就是在这建邺路(1930年命名)红纸廊我校老校址,先后有数所大专院校在此办学。

江苏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12年,民国元年,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设立法政专门学校。校址原设在府西街,民国四年(1915年),该校由府西街迁至红纸廊,民国12年(1923年)升格为“江苏法政大学”。民国16年(1927年)5月,江苏法政大学并入“第四中山大学”。这是民国时期在红纸廊举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

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1927年5月——1929年7月)。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国民党内实行“清党”,铲除党内中国共产党势力后,这样,原先在国民党各党部工作的共产党人被清洗,使得各地国民党组织空虚,人员奇缺,迫切需要充实人员和干部。而且,“清党”后,军队中也缺乏政工人员。因此,1927年5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创设中央党务学校的议案,“教育之主要目的,为配合清党反共之需要,完成北伐及开始建国的使命,培植党务的干部与党的建国人才。”创校初期借用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校舍,1928年7月迁入江苏省立法政大学校址(即红纸廊校区),并以此为该校永久校址。                   

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1929年7月——1937年7月)。北伐战争结束后,随着“五院”成立,国民党之国民政府宣称进入训政时期。为了向外界显示党政分离、为国育才之意,也为配合训政时期对干部人才的需要,1929年6月,国民党中央第十九次常会决议,改中央党务学校为中央政治学校,使之成为“中国国民党所创办为养成三民主义政治人材的学校”。政校前期8年(1929年7月至1937年7月),校址仍在南京建邺路的红纸廊,“教育之主要目的,为配合党的训政工作,培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干部人才”抗战爆发后,于1937年下半年辗转江西庐山、湖南湘西芷江等地而迁址重庆小温泉校区。

汪伪时期的中央大学(1940年8月——1942年8月)。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万民墨面,遭遇日寇的血腥屠杀和铁蹄蹂躏。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河内发出“艳电”,向重庆国民党当局建议“和平”(即劝降),公开投敌,成了汉奸。1940年3月30日,一个以汪精卫为首的伪政权在南京成立。汪伪国民政府接受其“教育部长”建议——恢复中央大学以装点门面。1940年4月,伪行政院通过在南京设立中央大学案,着手成立“复校筹备委员会”。同年 8月底开学。校址起初就设置于南京建邺路红纸廊(原中央政治学校内)。后因校舍简陋,图书、仪器设备奇缺,遂于1942年8月,迁至天津路金陵大学原址(该校已于1937年11月迁至四川成都),利用金陵大学未及搬走的图书、仪器设备等,使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而建邺路红纸廊房舍则改为附属实验中小学校舍。

国立政治大学(1946年11月至南京解放前夕)。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还都南京,政校也迁回南京建邺路红纸廊校址。这时,国民党中央宣布民国政府进入宪政时期。正是适应所谓宪政时期需要,为培育宪政人才,1946年8月,国民党中央第三十七次常会提出,将中央政治学校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办理,办法是:依靠大学法令,改为大学,隶属教育部;定名为“国立政治大学”。1947年4月,“正式把这党办的学校,移归国办,成为教育部所属之国立政治大学”。因蒋数辞校长职务,故聘请蒋介石为永久名誉校长,任命顾毓琇为校长。直到1949年1月南京解放前夕外迁辗转大陆多地而最后溃散。该校于1954年在台复校至今。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干校、党校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的覆灭,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即将建立。为了适应革命和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举办形式多样的干校、党校和训练班,培训亟需之党政军人才。因而,在接收的原国立政治大学即我校老校址的建邺路174号(后改为168号),利用原有校舍设施设备,迅速办起了干部教育学校。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简称华东革大)南京分校(1949年6月——1951年7月)。时任南京市委副书记的宋任穷(书记刘伯承)在他的回忆录《接管南京前后》中说:开办工人政治学校、军政大学、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等培养建设干部的学校与训练班,招收一部分失业工人、公务员和学生入学。2009年6月6日,纪念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建校60周年大会在江苏省委党校举行。时任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王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老同志王昭铨等华东革大南京分校300多位老领导、老校友出席纪念大会。

南京市干部学校(1951年7月——1952年10月)。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的前身为市委党训班,成立于1949年7月。1950年8月改为市委党校。1951年7月市委党校与原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合并,改称南京市干部学校。1952年10月,南京市干部学校从建邺路搬出,另择地办学,并于1954年10月恢复市委党校名称。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1953年1月——2011年9月)。1953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将苏南区委党校与苏北区委党校合并,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址确定在此前搬离的建邺路南京市干部学校院内。从那时到现在,建邺路168号(曾为174号)成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校址。其间,省委党校的校名几经变换(1955年8月起,名为“中共江苏省委初级党校”;1957年起,又更名为“中共江苏省委中级党校”;1971年恢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址也几经辗转(“文革”前期一度停办,后迁至句容桥头的“五·七”干校,1971年8月,省委决定省委党校由句容迁至南京卫岗的南京农学院办学)。那时的党校人一再要求回到建邺路校址。直到1979年2月,省委决定,省委党校迁回建邺路174号原址。同年6月,省委党校重新在建邺路正式对外办公办学。1992年12月,省委决定,省委党校兼办省行政学院,省行政学院与省委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2000年1月江苏省级机关工委党校、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省委党校。2011年9月,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我校院搬入水佐岗49号新校址办公办学。自此,建邺路168号,也就结束了它延续数百年的建校办学的历史

(2020年4月29日)

【上文发出后,有同志指出,校史中有一段提法不够准确。现将该意见附上,供参阅。同时,欢迎大家多多指正。意见指出,1969年3月底党校的工作人员同省级机关一万多人一起到了省五七干校(分布在句容、丹徒、丹阳、江浦四个县内的十五个农场、林场、茶场、蚕种场)。1970年在省党校原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时,只用了党校赵禾稼一个教学人员与几个炊事员,1971年在原南京农学院办省党校,陆续调回原党校20人左右,其余90多人先后分到了别的单位。省委党校不存在搬到句容,也不存在又搬回南农的事情。(老干部处)】




(责任编辑:李小红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