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离退休工作 > 夕阳风采
老校区系列记忆之六:邂逅台湾“国立政大”校友
发布日期:2020-06-24 来源:老干部处浏览次数:

编者按:建邺路168号,是我们曾经的校园。一代又一代党校人在此工作、生活、成长乃至离休、退休,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现将我校原副校长朱成荣同志的文章收录于此,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段历史,坚守初心使命,共话高质量发展未来。

写了《别了》,以为对老校区有了交代,可以心安理得了。未曾料想的是,这些天来,时不时地还会沉浸在对老校区的回忆之中。

11月21日,星期天,在网上搜索“红纸廊”,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老校区的记忆。意外地看到台湾“国立政大”“南京红花郎时期”的一组老照片。啊啊,这些老照片中的大部分,正是我校建邺路老校区上世纪80年代改建前的建筑的照片。真是意外的收获!

我将这些老照片载下,请教务处的石学军同志帮助洗印。小石也是个有心人,他竟也查到了这些老照片的出处,还从该处下载了一篇报道,跟我说,那上面还有关于你的报道和照片。我说怎么会?看了他送来的报道和照片,我才记起,今年3月底,我曾偶然与几位来自台湾的“国立政大”校友在老校区见面。我的记载如下:

 

3月26日,星期六,晴。今天到校,将“年度考核表”填好。人事处送来考核表已有好长一段时间,几次催促,不能再拖,今天完成,了了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应该记在这里。

上午进校门的时候,见财务处周处长陪着两位老人在前面走,上前打招呼得知,其是陪公公婆婆来校会见一位来自台湾的亲戚——他们的那位亲戚是台“国立政治大学”毕业的,今天是要与旅行团的几位“政大”校友,来看看母校的原址。我们江苏省委党校现在的校址是“政大”的前身,即“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的原址。我问周,有什么要我安排,周说已安排好,请了杜文焕、张寿春两位搞党史的老教授与他们座谈交流。

10点多钟,我正写着小结,周处长来说,三位老太太想同校长见见面。于是,我随周来到“东三”会议室与她们见面。一进门,周介绍说,这是我们朱校长。那位后来我知是姓陈的女士(已78岁高龄)见面即说“还比较年轻”。于是,一一握手、招呼、交换名片。

此时我知,他们是来自台湾的一个大陆旅行团的成员,其他团员上午去了中山陵,他们3位“政大”校友来此寻访母校前身原址。一位叫陈应琮,一位叫刘克铭,还有一位没带名片,我也没听清姓名。当时没太在意,现在看了他们给我的名片,甚是了得!

陈给了我两张名片,一张上正面印的是“东南科技大学教育董事、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教育董事、大专院校教师协会(教育发展委员会),”背面印的是“台湾徐霞客研究会会长、孔孟学会、自强协会、大专教师协会两岸学术交流、政大校友会、福建同乡会、台北集邮协会、观光学会、台湾绿色旅游协会”;另一张上印的是“台湾徐霞客研究会会长”。其自称是“政大”杰出校友。

刘的名片正面印的是“全球中华文化产业发展协会执行长、社团法人”,背面印的是“职务与经历:【社团公益】:台湾徐霞客研究会发言人、台湾绿色旅游协会顾问、台湾重庆同乡会顾问、台北市南菁书法学会副理事长、台北市政府荣誉志工;【政党媒体】:中国国民党九全大会党代表、中央政策委员会总干事、立法院国民党党团主任秘书、中华民国国会记者联谊会会长、中央日报社采访主任、主编、世新大学兼任教授”。

彼此问候,交流甚欢,接下来就是与我合影,特别是在会议室那幅有“根本”二字的书法作品下与我合影。一番交流,似乎很是投机。陈姓女士送我一本书及一大堆“礼物”。书的名字叫《亲爱精诚八十年国立政治大学校友会回忆录》。老太太很活跃、很健谈,一面给我介绍礼物,一面谈了她的成就、现在的工作、特别是徐霞客研究会的情况等等。我说你给我这么多礼物,我没有思想准备,感到承受不起,“手足无措”。

那位被称为“名记者”的刘克铭,则拿着她的“采访本”(?)来同我谈,问了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诸如培训的对象、班次、学制、内容、人数及党校与行政学院的区别等,我都一一做了简单介绍。我的感觉,他们对大陆情况的了解还是很显不够。比如,她问,你们的“五十二”是什么情况?我没听明白,问“什么五十二”?其想了一下,说“是十二五”。我简单介绍了我们的“五年规划”的来历及内容。可见,他们对大陆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名记者”竟然如此,可想一般民众!不知我这样判断能否成立。

他们提出要和我一起到大门口去照相,我说可以。我还特别将去年9月南京市有关部门在我校大门西侧底座镶的一块石牌介绍给她们。那石牌上记载着这里是“原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大学旧址”的字样。他们很高兴,说一定要照下来,用到我们的书里去。然后我与3位女士及杜、张教授合影。

这就是今天上午在学校邂逅台湾“国立政大”校友的过程。



附文:

重回红纸廊 校友感动寻根盼再拾建校精神

人物专访2011-05-20 秘书处


 

陈应琮(左3)、刘克铭(右2)、耿湘沅(左1)参访红纸廊旧址,受到江苏党委学校副校长朱成荣(右3)欢迎。照片提供:耿湘沅。

【校讯记者罗皓恩报导】「以往政大校友都只能在门口拍拍照,这次能够亲自进入拜访,真的很感动。」重寻当年建校精神,中文系友陈应琮、耿湘沅、新闻系友刘克铭一行三人,三月底拜访江苏省党委学校,受到亲切欢迎,也成功拉近两校距离。 

江苏省党委学校的所在地,在南京建邺路174号,也就是政大在大陆「红纸廊时期」的校地。如今这里是党委学校,也是江苏省行政学院,是中国共产党专门培育高级党务人才和行政人才的重镇。 

「当年是国民党的党校,如今是共产党的党校,都是全国人才的摇篮。」中文系副教授耿湘沅从中文系夜间部毕业后,就在政大继续深造、教书,踏入红纸廊校园,感触特别深。 

政大民国16年创立于南京,最早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17年迁校到红纸廊原江苏法政学校校址,18年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抗战爆发后,跟随队伍一路西迁到四川重庆小温泉,直到胜利才又迁回红纸廊,并从35年起改名国立政治大学。 

「我对政大是12万分的肯定,无论老师、校训都好得不得了」,政大在台复校第三届的陈应琮,今年正好毕业满50年,尽管没在红纸廊校区读过一天书,但因着对政大的深厚感情,很自豪自己能为学校扮演先锋,实地促成两校的第一类接触。 

陈应琮此行原本带领台湾徐霞客研究会到江苏参与徐霞客逝世370周年祭,但25日抵达南京后,在一场聚会上,经过对岸学者辗转意外认识在江苏党委学校任职处长,学姊们立刻决定调整行程,隔日就在处长牵线下到学校参访,并与党委学校副校长朱成荣见面。 

「我们进入接待空间,据说以前是校长办公室」(编按:当年校长蒋中正办公室已于五○年代拆除),现今的江苏党委学校大楼林立,但仍然保留了有限的历史记忆。听闻是政大校友来访,党委学校人员非常热情,带着三人在学校绕了大半天,一一挖掘当年「政大时期」的点滴。 

「停车场边这六棵树,也是特别保存下来的」,耿湘沅指着照片,80多年来,历经一场场战争、一代代师生,无论校名怎么变…但五棵云杉仍然屹立不摇,等待政大人回头「寻根」。 

更令陈应琮等人感动的是,当年的校门也被完好保存。红纸廊时期的校门由三个小门组成,整体不大,但典雅挺拔,是典型的罗马风格,也展现雕塑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如今因为车辆规格限制,学校已经禁止一般车辆从这座校门中间进出,但仍然保留原貌。南京市政府去年六月还在门旁设立石碑,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造册编号管理,确立古迹永存。 

「石碑上写的是『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尤其看到「国立」两个字,耿湘沅特别兴奋,「他们也承认这段历史。」 

意外有机会重回以往只能在校史上想象的红纸廊校区,不单纯当个观光客在门口拍照,还能进入校园,拜访行政主管,陈应琮很得意,拿出政大校旗和朱副校长合影,也当面介绍政大在台湾的发展情形。「这个可是学校还做不到的呢!」她也承诺,经过这次双方相见欢,未来只要许可,乐意促成两校更密切交流。 

「政大从党务学校发展到成为真正的大学,就是奠基在红纸廊时期」,刘克铭很骄傲,以前的政大可是「大学中的大学」,不仅培养许多公务人才,进入公务体系后还要经常回政大受训。只是这些年过去,随着大家对「政治」的看法歧异,连政大校名都引起讨论,「应该要回到建校宗旨,『政治』不是台湾的政治,是真正管理众人之事,这才是政大的基本精神和核心!」 

陈应琮(右2)、刘克铭(右1)、耿湘沅(左1)与江苏党委学校副校长朱成荣合影。照片提供:耿湘沅。



(责任编辑:李小红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