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院要闻
省委党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党课
发布日期:2021-07-09 来源:办公室作者:徐颖浏览次数:

7月8日上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常务副校长、校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桑学成为全体主体班学员和全校教职工作题为“矢志复兴、接续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的专题党课。

桑学成从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任务抓紧抓好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围绕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系统讲解。

桑学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深刻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 “九个必须”,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是矢志复兴,接续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桑学成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展开讲解。他提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接续做了四件大事,铸就了四座里程碑,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四个时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件大事,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四座里程碑,一是成立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大事变。二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三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四个“伟大成就”,一是经过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经过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经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四是经过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桑学成表示,“七一”重要讲话贯穿了一条清晰主线,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立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经天纬地的强国大业。

桑学成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对“九个必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都可以从“九个必须”中找到答案。

副校长、校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志军主持党课。校领导钱学伟、顾明进、程晓澎、李宗尧、卜利民、李立峰参加了学习。

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党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紧贴实际,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家一致认为,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党校实际工作中,为推动高质量办学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