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微信公众号发布第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学员马丽的《深学笃行全会精神 奋力谱写基层新篇》一文,现予以转载,供主体班学员学习交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举旗定向、总揽全局,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江苏必须紧紧围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坚定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继续走在前列。作为一名乡镇主要负责人,要立足发挥基层党委政府职能作用,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紧扣“七个聚焦”、做到“六个坚持”,用心用力推动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
深刻领悟精神,凝聚发展共识,筑牢思想新高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实践证明,当前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首先要抓好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第一议题”,组织读书班、研讨会、专题党课等线下集中学习,充分保证硬性学习时间,持续利用好学习强国、江苏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等线上学习资源,发挥自主学习的补充性作用,规范开展 “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等带领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学习,在反复学、深入学中搞明白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坚持选育管用,规范选拔流程,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前审核、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等制度,优化村“两委”班子成员跟踪培养和优秀年轻干部定向培养机制,注重把好干部提拔、评优评先等工作“六大纪律”关。抓好负责干部“关键少数”,围绕理论学习常态开展“负责干部大讲堂”,以上率下带动“绝大多数”,分层分类组织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还要深化作风建设,坚守政治本色。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作风建设等监督检查,聚焦耕地保护、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管理、镇村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引导推动镇村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勤奋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
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七个聚焦”,总体上囊括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我们要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方向,坚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不断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要激活改革试点主引擎。以承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省级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等重大改革任务为契机,盘活土地、粮库、农房等闲置资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果蔬基地,推动水产养殖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建省级和美乡村,探索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促进集体经济、人居环境和基层治理“三提升”。二要守好产业发展主战场。以“重大项目招引突破年”行动为抓手,围绕本地区“4+2”主导产业,主攻“小而美”,兼顾“大而强”,全力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强化企业落地服务支持,落实党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加强规上、小升规、高新技术企业日常运行监测,鼓励增资扩产、技改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经济运行进中提质。三要唱响绿色生态主旋律。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七大污染源整治,认真履行林长制、河长制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执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大拆破拆违力度,提升村容村貌,常态开展环境卫生、违建管控、非法垦植、耕地保护联合巡查,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高标准建成和美乡村、绿美村庄和市级美丽乡村宜居村。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群众满意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要注重从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持续优化服务。设置综合办事窗口,持续优化扩展服务事项,按要求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一体化、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多项服务事项的“一窗受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建立健全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落实办件好差评全覆盖,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高度重视群众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整改落实,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二要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开展“百村百事”大走访大落实行动,走进行政村、项目现场、重点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摸清社情民意,帮助群众、企业纾困解难。加快村级卫生室新改建,拓展0-3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农村卫生健康、养老助残、慈善帮扶等综合服务模式。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持续推进低保扩围增效,规范镇村慈善组织日常运作,完善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和临时遇困人员急难救助机制。三要夯实社会治理。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燃气、危化品、道路交通、在建工程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排查整治“厂中厂”、电动自行车充电、危旧房屋等各类问题隐患,聚焦螃蟹养殖、休闲农业探索打造应急消防特色工作站,专班推进“安心用气工程”,会同专业机构落实燃气安全联合排查改造。坚持落实党政领导坐班信访接待制度,规范信访办理流程,加强初信初访办理效率,切实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稿件来源: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作者为省委党校第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学员,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