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新华日报》“教育”专栏刊发我校第50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汤丽娟的《守正创新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一文,现予以转载,供主体班学员学习交流。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以构建“大体系”、建设“大课堂”、融合“大师资”为着力点,实施“434”工作模式,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发挥党建引领 构建思政“大体系”
学校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文件,党委书记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校党委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全面领导,进一步优化“四个体系”,构建思政“大体系”。优化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三者紧密结合、总体安排、统筹推进的工作体系;优化形成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教师主要讲、专业课教师配合讲、辅导员协同讲的“四讲”体系;优化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为基础骨干课程,党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为选择性必修课程,法治与生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为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优化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支撑的协同体系。通过优化“四个体系”,构建思政“大体系”。
强化数字赋能 建设思政“大课堂”
根据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学校《进一步加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学校强化数字赋能,实施“三项工程”,推动思政“大课堂”建设。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学校成立网络思政中心,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启动“五十百千万”网络育人工程,开发大学生讲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开讲、名师访谈、专家讲坛等网络资源,打造了一批网络思政教育精品课程;实施“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在原有七战七捷革命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苏北抗大九分校旧址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与南通忠孝文化园、南通文化馆、苏锡通工业园区、秦灶街道、虹桥街道青年社区等开展第二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行走的思政课”“多师同堂”等教学新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实施“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工程”。学校建成以实践教学中心、创客中心、资源建设中心等3个中心为支撑的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形成全新的交互式、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 “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智慧教学新模式,建成课上老师精讲,网上专家活讲,校园媒体常讲,实践基地“多师同讲”的思政“大课堂”。
加强队伍建设 融合思政“大师资”
对标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学校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四个机制”,融合“思政大师资”。建立引进机制。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校内转岗等多种形式保质保量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建立培训机制。根据当前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已成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状态、新趋势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多轮培训、多向交流、多维研讨的“三多结合”思政课教师培训机制,助推年轻思政课教师成长;建立评价机制。形成督导评教、学院评价、同行评课、学生评教的“四评”评价机制;建立特聘机制。选聘一批地方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南通理论“名嘴”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选聘一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文化馆、烈士陵园等共建单位研究专家、讲解员、“非遗”传承人等入校开设思政讲座,从总体上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体制,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学生愿意听、喜欢听的思政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汤丽娟(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50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王鑫(江苏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