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员工作 > 学员动态
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发布我校主体班学员张洁文章:最是书香能致远 人文高新“书超”热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学员处浏览次数:

      10月10日,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栏目发布第55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张洁的《最是书香能致远 人文高新“书超”热》一文,现予以转载,供主体班学员学习交流。

      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打造了一系列“小而精”的特色文化阵地,搭建了“小而美”的全民阅读品牌矩阵,使阅读活动更具烟火气、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新大众文艺创新实践,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小平台”引领“大读写”

      大众读写平台是连接作者与读者、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为践行“大众写作、大众阅读、大众评议、大众分享”的理念,在扬子江药业集团的支持下,泰州市高港区政协和医药高新区党工委(高港区委)宣传和统战部等部门协同发力,泰州晚报原总编、“坡子街”副刊创刊人翟明创办了“扬子江文萃”自媒体公众号,该公众号是以大健康文化为引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的大众读写平台,通过讲好百姓故事,坚持正向宣传,传递时代强音,致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引导人们在日用而不觉中“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创号一年多来,已有全国9000多名作者投稿近1.8万篇文章,已发表来自105个地级市的近390位作者的500多篇美文,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关注人数近4万人,吸引读者60万人次。今年3月,《扬子江文萃》同名丛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已在该公众号上刊发的171篇文章。在第十五届江苏书展期间,一场“文学上的‘苏超’——《扬子江文萃》会客厅”城市文化推介主题活动吸引线上观看人数120多万。如今,“扬子江文萃”公众号上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在3000+,最高阅读量超6万,好多读者都说“扬子江文萃”不仅文章好看,评论同样精彩,专门评论“扬子江文萃”文章的公众号已有十多个,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小餐吧”推动“大阅读”

      从文化空间营造理论来看,将阅读空间与生活场景相结合,能有效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引进草根文学作家常玫瑰来区创业,创新打造“馄饨店+读书吧”空间模式,一楼经营馄饨,二楼作为书吧,将“玫瑰有约”读书吧融入商圈,以文会友、以文聚商,打造高质文化交流城市名片,激活招商引资发展引擎。这种创新模式让书香与烟火气交织,馄饨店飘出的书香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和中小学生,读书吧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00多场,很多家长慕名前来让其帮助指导、引导、开导孩子。常玫瑰本人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省2024“玄武湖读书汇”活动及省妇联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并被聘为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省妇联全民阅读推广人和高新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其文章登上了《风流一代》,其故事写进了《莫愁·时代人物》。在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其部分作品将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结集出版。“玫瑰有约·同心悦读”“玫瑰有约·夜读有光”等阅读品牌初具影响力。左手诗情、右手烟火,“玫瑰有约”读书吧已成为展现“百姓日用即道”的重要窗口。

“小主播”变身“大网红”

      阅读推广需要多元主体参与,特殊群体在阅读推广中同样能发挥独特作用。高梓涵是一位非常热爱朗读的视障姑娘,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聘请其为“高新区全民阅读特约朗读者”,帮助其在明珠街道的春风社区打造全国首个盲人朗读者集结地,通过增设无障碍设施,配备盲文书籍,开设“明珠朗读”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开通盲人朗读直播间,承办江苏省盲人文学创作及有声朗读培训班等,为盲人朗读爱好者提供平台。同时,组建“春风十里 与理同行”理论宣讲队伍,领导干部带头走进直播间开展“理论+文学”“理论+故事”直播活动20多场,分享理论故事、领读习语金句,累计听众万余人次。此外,她带头策划了“AI赋能盲人朗读活动”、读书分享会等特色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点,带领视障朋友参与阅读实践、参与录制“先锋泰州——无论如何讲坛”,在书香中感受文明温度。根据沈安娜真实经历创作的《长征1942》广播剧,获得贵州省《万声齐放,弘扬长征精神》广播剧大赛特等奖;创作的盲人诵读作品《月光下的中国》成功入选2024年度“水韵江苏·经典诵读”活动。目前盲人朗读者队伍覆盖全国31个省市,共计108人。今年5月,高梓涵获“全国自强模范”,并走进社区、学校开展事迹宣讲和阅读分享活动10余场,直接受众达上千余人次,用亲身经历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近期,“明珠朗读”也与“扬子江文萃”进行嫁接,实行“大众写评”与“大众朗读”相融合,达到“阅”与“读”的共融共生,让文字与声音碰撞出更加灿烂的文明火花。

“小照片”凝聚“大能量”

      今年2月,著名摄影家焦波“俺爹俺娘”摄影艺术馆正式落户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许庄街道蔡庄村蔡家大院。馆内展出的100多张照片,60多小时录像,记录了摄影家焦波用30年的时间定格父母的点滴生活,从田间劳作到家庭温情,每一幅作品都诠释了“孝”的质朴与深沉,实现了“用镜头留住爹娘”的初衷。摄影艺术馆之所以从焦波先生的家乡——山东淄博天津湾落户蔡家大院,主要是契合了蔡庄村的孝义文化,“蔡襄爱民”“梦祥孝母”等历史典故,由蔡庄人一代代薪火相传,成为蔡庄村孝义文化的经典教材,饱含对父母深情的天津湾与孝义传承的蔡庄,因爱而产生了时空链接。这些承载着亲情与文化的“小照片”,凝聚起了传承孝义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大能量”,为全民阅读体系建设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区及周边地区学校开展研学的重要场所。

      文化有大美,自信以持之。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推行的“四小四大”实践表明,“小”不是规模的退缩,而是精准穿透;“大”不是物理的扩张,而是价值的放大;全民阅读的终极目的不是“人人读书”,而是“以文化人”,让城市因阅读而更有温度、更具韧性、更可持续。这些实践举措如同一颗颗璀璨珍珠,在泰州大地上熠熠生辉,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气象,不仅铸就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与文化自信,更为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贡献了地方智慧与力量。

(作者为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省委党校第55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责任编辑:刘丰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