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员工作 > 学员动态
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发布我校主体班学员龚春红文章:守正创新打好“文化牌”
发布日期:2025-11-05 来源:学员处浏览次数:

      10月16日,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栏目发布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龚春红的《守正创新打好“文化牌”》一文,现予以转载,供主体班学员学习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文化建设相关内容,我深刻认识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及其内在逻辑,做到读原著、悟原理、重实践、建新功。

      聚焦“读原著”,在深研细读中把握文化核心要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原创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创造性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大方针,创造性提出了“人文经济学”的重大课题,创造性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的重大主张,创造性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方向、主体内容和实践路径。

      聚焦“悟原理”,在学思践悟中汲取文化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与此同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任务艰巨、挑战巨大。

      站在全局高度,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极端重要性、现实紧迫性。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具有充分必要性和强大推动力,必须要在文化价值、文化产业、文化惠民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一是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深耕文明土壤,推动文化价值入心见行。回望历史,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时代趋势,我们必须要厚植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发展自信心,用文化叙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

      二是必须要解码人文经济、协同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向前。面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驱动创新引擎,深耕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等产业类别,以“文化+”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文化赋能发展上下功夫,催生文旅融合、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群众期盼,推动文化根基坚实深入。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新期盼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将创新创优作为文化之声直抵人心的“关键一招”,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生活素材与情感共鸣点,将三餐四季的烟火气转化为文艺创作的鲜活灵感,让文化作品既接“地气”又聚“人气”,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

      聚焦“强落实”,在笃行实干中推动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建设要坚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滨海县作为苏北沿海重要增长极,始终将文化建设置于“向海图强”战略的关键位置,坚持以打造“四色滨海”文化品牌为抓手,既擦亮了地域文化的品牌标识,又激活了文化发展与经济动能的同频共振,书写了一曲“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惠民”的时代赞歌。重点做到四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红色铸魂”,让革命精神在时代沃土中永续传承。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考察新四军纪念馆,不时驻足察看,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滨海有20个烈士命名的镇村,40处红色遗址,其中9处入选省第一批革命文物目录,每处遗址都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政大课堂。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滨海战斗过。红色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国好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者杰出个人、滨海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持续20多年为烈士寻亲,7次走进央视《等着我》节目,至今已经为208位烈士找到了亲人。全国道德模范、南京医科大学附二院院长李庆国也是成长于滨海,2014年李庆国带领团队发起“心佑工程”健康扶贫项目,该项目专门对困难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筛查、帮扶救治,至今已经奔赴新疆、青海、西藏等13个省(自治区)、124个县(市、区),免费筛查11万余人,救治患儿1600多名,累计行程超100万公里。

      二是始终坚持“墨色绘韵”,让书画艺术在传承创新中浸润城乡。滨海是中国书法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涌现出李敦甫、臧科、管峻等一批书法大家。1970年滨海专门成立了美术学习班,中国美术馆原馆长吴为山、两度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的顾宝新都是从这个班走出的杰出代表。全县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6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0人,数量位居苏北前列。各类书画协会、民间书画社团蓬勃发展,农民书画家、草根匠人遍布城乡,书画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李敦甫的书法与启功、林散之等大师作品当年同时在日本展出,扬名海内外。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名誉院长管峻楷书自成一体,入选北大方正字库。陈其飞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民画家代表,作品应邀参加南京青奥会书画作品展。印石微雕、根雕、剪纸、面塑、糖画等传统美术类艺术先后成为省市级非遗。这些作品不仅成为游客青睐的伴手礼,更在各类文化展会中频频亮相,成为展现滨海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标识与鲜活载体。

      三是始终坚持“蓝色赋能”,让海洋文化在向海图强中焕发新生。滨海地处黄河故道与淮河入海口,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处。800多年前,黄河夺淮在此入海,为滨海留下59.15公里的海岸线,并孕育了江苏沿海建港条件最经济的深水良港——滨海港,目前已建成10万吨级码头泊位8个,20万吨级航道正在提速建设。中国海油在此建成国家级能源保供基地盐城“绿能港”,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LNG储罐“气墩墩”,容量达27万方,相当于国家体育馆鸟巢的高度,可同时叠加3架波音747飞机。除此之外,滨海还有丰富的陆上、海上风光电资源,已建成和在建共6台超超临界的100万千瓦机组,未来深远海风电开发空间将达到千万千瓦级。这些也助力了近几年滨海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质量考核逐年攀升,区域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提升。绿电+冷能正成为滨海港最大的标识,目前已建成全国首家冷能交换中心、全国首家陆上冷水鱼养殖基地,利用LNG的冷能养殖口感鲜美的三文鱼、多宝鱼、鲟鱼等高端冷水鱼,实现了工业余能利用和智慧渔业养殖的双赢。国家级海洋示范牧场——陶湾海洋牧场,距离海岸24海里,成为具备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蓝色粮仓”。亚洲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成为践行“双碳”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四是始终坚持“绿色惠民”,让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滋养幸福。滨海的绿色生态乡村游让游客流连忘返。全县精心开发了多条旅游线路:黄河故道的万亩梨园造就了梨花语景区,可让游客感受到田园四季之美;白首乌康养基地,让游客在大自然中舒缓身心;月亮湾海洋公园,可体验赶海拾贝、海上冲浪的乐趣;住在月亮湾大酒店的海景房,可真正实现躺在床上看日出的浪漫。滨海的绿色有机美食也会让大家回味无穷:五粮粥因其独家秘方被央视《远方的家》专题报道,并在南京、盐城等地开设多家连锁店;五醍浆白酒始酿于康熙年间,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95%的白首乌产自滨海,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备乌发固发、补肝肾的独特功效,目前已开发出首乌原浆口服液、首乌宴等一系列产品。五粮粥、五醍浆、白首乌粉的制作技艺也都成为了省级非遗。此外,滨海香肠、肉圆、猪头肉、雷氏猪爪馄饨等特色小吃,均是百年老字号,经过岁月沉淀,同样滋味醇厚,让人吃后齿颊留香。同时,广泛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先后入选夏季“村晚”全国示范展示点、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省农家书屋创新案例名单,“向海而读·阅读悦美”等特色活动获中宣部点赞。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扛牢勇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积极争做文化自信的传播者、文化强国的生力军、文化发展的探路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为江苏“勇挑大梁”的历史使命注入强大文化动能!

(稿件来源: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滨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责任编辑:刘丰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