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栏目发布第54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学员王丹中的《找准着力点 在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一文,现予以转载,供主体班学员学习交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明确提出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并对江苏的发展提出了“四个着力点”的要求,即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这一重要讲话不仅为江苏圆满完成今年工作和“十四五”收官指明了方向,也赋予江苏在谋划“十五五”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更大使命。作为省级机关工业部门的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江苏力量。
勇打头阵,找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着力点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但仍面临“卡脖子”技术、产业链安全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这要求我们必须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堵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近年来,江苏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取得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成果,如光伏、新型显示、高端芯片封装等,要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一要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1650”现代产业体系 “链主企业+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形成更多创新联合体。二要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转数改网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三要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建立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生态,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团队落地江苏。
勇于争先,找准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着力点
江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在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好基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一要着力深化国企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二要着力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江苏是外贸大省,要继续扩大开放,提升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的制度创新效能,推动更多江苏企业“走出去”。三要着力加强与全球高端资源对接。通过更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全球先进技术、资本和人才,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勇走在前,找准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着力点
总书记要求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江苏要进一步提升对接国家战略的主动性,把地方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一要着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深化产业链分工合作,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二要着力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加快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三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江苏外向型经济优势,扩大与共建国家在经贸、科技、产业方面的合作,深化跨国产业链合作。
勇作示范,找准促进共同富裕着力点
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整体小康,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共同富裕,一要着力推动产业向苏北转移。鼓励更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苏北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农民和一线工人的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三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加大投入,让全体人民共享江苏高质量发展成果。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江苏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勇挑大梁,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主动作为,为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稿件来源: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作者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省委党校第54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