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员工作 > 学员动态
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发布我校主体班学员许一文章: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奋进力量
发布日期:2025-04-03 来源:学员处浏览次数:

      4月3日,新华日报社理论之光栏目发布第29期中青干部培训一班学员许一的《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奋进力量》一文,现予以转载,供主体班学员学习交流。 

      春日的闽东大地生机勃发,省委党校组织我们赴宁德现场教学,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奋斗足迹。我特地带上《习近平在宁德》一书,在重温采访实录的字里行间,在“三进下党”的崎岖山路上,在“四下基层”的历史场景中,在摆脱贫困的奋斗史诗里,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赤子情怀与治国理政的智慧光芒。宁德之行,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践行初心使命、强化实干担当提供了方法指引和精神动力。

      “弱鸟先飞”:以战略思维破解发展困局。宁德素有“老、少、边、岛、贫”之称。1988年,习近平同志初到宁德时,面对的是“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交通困局,是“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的生存挑战。在下歧村连家船民上岸工程展馆,我们看到当年船民是真苦,祖孙三代挤在5平米的狭小船舱中,居无定所、沉浮江海。在“难忘下党”主题展馆,我们看到当年山民是真穷,有的人家只有一条裤子轮流穿着出门,孩子们看《上甘岭》电影蹲在地上找弹壳。新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上任一个多月就跋山涉水跑遍9个县,把宁德的家底看个通透。面对发展困局,他立足宁德实际以战略家的视野洞见:“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强调“扶贫先扶志”“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为闽东摆脱贫困指明方向。今天的宁德,大黄鱼养殖基地的深海网箱如星辰般散落东海,宁德时代的锂电生产线24小时不息运转,白茶香飘四海……从“老少边穷”到“黄金海岸”,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正是这一战略思维的生动实践。“弱鸟先飞”理念启示我们:高质量发展不是等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清醒,“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沉着勇毅”。要厚植创新动能,立足特色突围,因地制宜谋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统筹区域协调,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学习“山海协作”经验,推动区域发展优势互补、各展其长、协同发力,促进共同富裕。

      “滴水穿石”:以韧劲担当诠释奋斗精神。习近平同志初到宁德,大家都寄予“厚望”,希望新来的书记能多弄点项目和资金,烧上“三把火”,帮助宁德抱个“金娃娃”,一步就富起来。习近平同志则冷静指出,宁德扶贫“等不得也急不得”,要拿出百倍的信心、耐心、恒心,树立长远规划。他带领干部群众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绘就山海蝶变、百业俱兴的奋斗图景。“滴水穿石”精神启示我们:真正的政绩,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潜绩”。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实事。要强化战略定力,深挖本地优势潜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短期行为,才能有更好更持久的发展。要锤炼实干担当作风,强化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信念、“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担当、“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定力,既求脚踏实地的“显绩”,也做泽被后人的“潜绩”。

      “四下基层”:以群众路线践行根本宗旨。在寿宁县下党乡,一组老照片记录着习近平同志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的场景:头戴草帽、肩搭毛巾,围坐在小板凳上共商脱贫之计。“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一工作法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带头执行“公务接待12 条”狠刹不正之风,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以“宁可得罪两三千名干部,也不得罪闽东二百七十万人民”的反腐决心进行铁腕整治。“四下基层”制度启示我们: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必须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构建“线上+线下”双轨融合的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严格纪律作风筑牢反腐防线,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切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更好助力人民群众纾困解难。

      “三库+碳库”:以生态转化激活“绿富双赢”。周宁县后洋村的“三库”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展馆内,一组组图片和数据见证了从“砍树经济”到“绿富双赢”发展的时代变迁。在黄振芳家庭林场,7300多亩林木青翠欲滴,昔日的荒山秃岭化作“天然氧吧”,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新业态蓬勃兴起,2023年带动林农人均增收超万元。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科学论断,并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推动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如今已升华为“三库+碳库”的现代治理体系。2024年,周宁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2.8%提高到72.96%,全县林业产值达到3.68亿元,这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鲜活注脚。“三库+碳库”理念启示我们: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辩证统一的系统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新征程上,需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筑牢绿色根基,“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推行“智慧林长”“智慧河长”数字化管护。增强技术赋能,以绿色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融合转化,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业态融合,实现 现“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双提升。完善制度机制,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税收专项支持+绿色金融工具保障”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体系,加快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强化跨区域碳汇交易和生态补偿联动,搭建要素流转平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可持续化。

      宁德之行,一次寻根溯源的精神洗礼,一堂锤炼党性的生动党课。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滴水穿石”的坚韧品格、“四下基层”的为民情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发展,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破难题,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态度抓落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

                             (稿件来源: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作者为省委党校第2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省政协办公厅秘书处处长)

 


(责任编辑:陈明宏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