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概况 |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是省委领导的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校(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水佐岗49号。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成立于1953年1月,江苏省行政学院成立于1992年12月。2020年9月,经省委批准,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更名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目前,校(院)内设教研部门13个、行政教辅部门16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和社会工作硕士(MSW)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主办《唯实》《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江苏党校报》等刊物。 校(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29人,其中参公人员182人,事业人员24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 近年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有力指导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按照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历次全会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校姓党”,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以基本培训为重要抓手,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推动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主题主线,坚决扛起为党育才的使命担当。认真落实基本培训要求,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做到应训尽训、全面覆盖、同质等效。理论教育突出系统全面,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着重在“讲深讲透”上下功夫,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独立教学单元,其他教学单元和教学专题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性教育提高理论含量,用好江苏红色资源,注重体现政治性和理论性,抓好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履职能力培训注重紧贴实际,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领,特别是改革攻坚能力,完善中青班政治辅导员制度,不断提高培训的政治性、针对性、实战性。目前共有4门课程被评为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7门课程入选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连续六届获得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管理优秀奖。 聚焦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充分发挥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树牢“教学是今天、科研是明天、学科是后天”的意识,立足党校(行政学院)事业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夯实党校科研和决策咨询基础。坚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依托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基地、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重点打造“一起研习”理论工作坊、“励学·学术工作坊”、“江苏党的建设高层论坛”,做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唯实》和《研究报告》等品牌,发挥党校思想理论建设生力军作用,推动党校科研咨询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一般和青年项目11项,省部级课题34项。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连续14届获得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 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始终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和管理标准,以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人员“七不准”为行为准则,抓实学员和教职工两个主体,坚持从严治校强校风、从严治教正师风、从严治学优学风,把政治标准作为人才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引育管”相结合,持续推进“名师工程”,青年博士引进工程、“三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管理服务,推动服务保障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校(院)被授予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称号。 校(院)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工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